台灣報紙還有未來嗎?數據與觀察
用數據和研究看台灣報紙的收支結構,尋找報紙的解方(但很難)
1 前言
這學期在新聞所修了聯合報系主管開設的〈新聞編輯與資訊設計〉,課堂上老師請大家以聯合報為例,思考報紙的未來。
報紙離年輕人實在很遠,除非家裡有訂報紙,網路原生世代從小就浸淫於網路媒體與科技平台。對媒體業有興趣的朋友們,平常也很少討論這個題目,大家的目光更多放在如何經營網路媒體,像是科技平台與媒體的傾軋,以及收益漸減後怎麼替媒體網站找出路,例如付費牆的諸多實驗等。
自己最感興趣的資料新聞,因為仰賴媒介的豐富度,很大程度的排除了印刷。並不是說報紙上就沒有資訊圖表、就沒有好的資訊視覺化,只是因為想帶給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,需要利用更能夠適應讀者閱讀裝置的、具有動態效果的、呈現手法豐富的媒介。對敘事的可能性有所追求,所以選擇數位呈現。
將主題再拉回報紙,知道報紙讀者日益減少,報業經營越發困難,但少到什麼地步、又有哪些面向困難?這些問題都需要從資料和研究中找答案。我會從報業面臨的現況開始,爬梳報業的收入組成與支出流程,並逐項探討可能的改善方向;最後則往上一層,嘗試勾勒大眾報紙可能的兩種路線,以便回答老師的問題:「報紙的未來在哪裏?」
2 核心問題:大眾媒體的衰落
有很多專書與文章討論網路崛起對印刷媒體的打擊。報紙的讀者流失,不僅是新聞作為資訊商品在價格上失去競爭力,也不只因為印刷品與網路的媒介特性差異,周欽華在〈 媒體即服務(Media as a service)〉文中指出,「報紙不再壟斷資訊」才是關鍵。
媒介經濟學學者利用雙元商品市場(dual product markets) 描述媒體產業。以報紙為例,第一種市場是媒介產品市場,一般消費者利用金錢與時間向媒體經營者購買新聞資訊,第二種市場則是注意力市場,廣告主利用金錢向媒體經營者購買消費者的注意力。從前,報紙能夠壟斷資訊,消費者若不讀報紙,則不能了解國家大事;廣告主想接觸大量受眾,也沒有其他可以選擇的替代廠商,只能在報紙上投放廣告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報紙成為了大眾媒體,並擁有很好的銷量。
但在網路崛起後,媒介產品市場中湧入更多玩家,無論報紙的價格壓得多低,報紙的張數有多少,網路上總能找到更便宜、更接近免費的資訊商品,報社不僅失去從前寡占下的獲利,有許多玩家更直接被踢出市場;注意力市場也不遑多讓,社群平台收割了更多注意力,不只提供了新的「大眾」作為商品,更成功利用數據為注意力商品加值,讓廣告主能夠衡量每筆支出的成效。
從資訊的獨家獲取來源跌下神壇,報紙整體的發行量穩定下滑,廣告商也將廣告投放在更有效率的地方。如此一來,報紙是不是非得拋棄大眾化的經營方式?並且,利基市場會是報業的新容身之處嗎?
3 報紙的收支結構
依照業務範圍,將報社分成報紙主業與其他副業。主業與副業不必然以收入規模區分,副業也可能扛起集團營收重責,因為核心關懷仍是報紙,在此視報紙的產製流通為主業。
將收支分開談,先看收入。依照二元商品市場區分,報紙的收入分別是銷售商品的售報收入,以及銷售注意力的廣告收入。支出部分,則按照生產流程區分為產製、印刷、分發。
3.1 售報收入
計算售報收入的基本公式是售價 x 銷售量。報紙售價會因為通路與需求量略有不同,後續再談;銷售量是報業的重要指標,它不僅反映售報收入,同時也是釋放訊息給廣告主的火力展示,售報量與廣告版位價格有著緊密關係。
除了各家報紙的自我宣稱以外,並沒有中央集權的機構計算報紙發行量。發行量涉及商業操作相關的營業秘密,例如報社決定付出多少成本推廣報紙;若經過統計後,發現報社宣稱的發行量是膨風而來,也會影響賣廣告時的議價能力;再者,計算銷量本身也是開銷,除了曾風靡一時、現已收攤的免費報紙爽報以外,近十多年來,台灣報業僅有自由時報與蘋果日報,曾經公開委託中華民國傳媒稽核認證會(The Audit Bureau of Certification,簡稱 ABC) 稽核付費報紙發行量1。
因為沒有市場整體的發行量數據,我只能先利用 ABC 的公開資料,勾勒出自由時報 2007 年 ~ 2017 年的報紙發行量漲跌。值得慶幸的是,自由時報的近七天報紙閱讀率在台灣所有報紙中排名最高(潤利艾克曼公司,2020)2,老師也在課堂上指出,自由時報的發行量是四大報之首,因此自由時報的數據仍有一定代表性。
因為發行量受季節波動影響,我將資料依照季度拆分後再各自比較。從圖中可以發現,無論是一年中的哪個季度,自由時報的發行量都穩定下降。
然而,每年、每季度銷量的顆粒度太粗,只能知道發行量下跌,還是無法確定發行量下降的原因,是因為訂戶減少?還是因為零售銷量下降?先前也有新聞提到有些公部門陸續停訂報紙,也就是大宗銷售量下滑,會是這個原因嗎?所以,我先利用分銷通路(channel) 拆分自由時報的發行量。
如圖所示,通路主要區分成報社訂戶、分銷承攬、零售通路、大宗銷售,其中報社訂戶指的是消費者直接向報社長期訂閱;分銷承攬則可以細分為派報與批報,派報指經銷商向報社訂購後派發,批報指經銷商向報社買斷。
零售通路是報社和經銷商在零售通路例如便利商店所賣出的份數,大宗銷售則是機關團體訂購的份數。
無論是報社訂戶或者分銷承攬派報,都有下跌的情況,又以派報的數量下跌最多。而零售通路雖然曾經上漲,但後續又慢慢下跌,基本上持平。大宗銷售的絕對值非常小,對銷量的貢獻度不高,新聞中提到的公部門停訂報紙就算為真,對於報社沒有太多影響。
報社來自訂戶與分銷承攬的固定收入減少,零售通路與大宗採購量也沒有增加。看起來,發行量下降是一件全面性的事情。
除了通路以外,我再從區域的角度切分銷量數字。想問的問題是,有沒有可能北部人逐漸不那麼愛看報紙了?如圖所示,無論北、中、南、東、離島海外與其他,各區都呈現全面性的下降。
3.2 廣告收入與受眾輪廓
在台北市媒體服務代理商協會每年出版的媒體白皮書中,都會整理台灣傳統媒體與數位媒體的廣告收入。傳統廣告資料來源是尼爾森(Nielsen)的廣告監播服務,數位廣告資料來源則是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(DMA)。
不用看圖也能猜想,報紙的廣告收入必然呈現下跌趨勢,但是到底跌的有多慘?
在過去的十年間,網路廣告收入成長超過三倍,相比之下,報紙的廣告收入不到十年前的一半,持續探底不見盡頭。早在十多年前,一篇描寫台灣報業所面臨挑戰的研究(徐榮華,2006)3便提到,報業原先收益頗豐的廣告業務,逐漸被網路廣告侵蝕,人事徵才打不過 104,房地產廣告的效果也比不上動畫或影片說明,其他分類廣告更得和入口網站和搜尋引擎競爭。
除了廣告收入以外,媒體白皮書同時也整理各類媒體的基本資訊,因為受眾的輪廓是廣告效果的基石,底下也選錄白皮書的媒體受眾數據,並繪製成圖表。
將媒體各自受眾按照人口變數切分,先來看不同媒體受眾的性別組成。報紙的男性受眾略高於女性受眾,但兩者差距大約僅有百分之五,和電影院的差距相似,雜誌則剛好相反,女性多於男性大約百分之五,電視、網路、戶外都約略相等,差距最大的是廣播的男大於女。
改看年紀,報紙的受眾年齡組成偏向中高齡,分佈呈現負偏(negative skew),且相較於其他媒體,報紙缺少 20 歲以下的閱讀年齡層,廣播和雜誌也有類似情況。相較於報紙,儘管電視也是以中高齡閱聽眾人口居多,但仍舊有一定數量的年輕收視族群,網路亦然。
就工作狀況而言,因為調查方法的局限,僅能有分類較粗的學生、家管、工作中、退休或無工作等族群劃分,各媒體都以工作中的男性最多,工作中的女性次之。和前一項年齡分佈的發現相似,收看報紙和收聽廣播的學生族群佔比最低,不若網路、電影院等媒介,學生族群都能排上第三。
白皮書中也整理了各家報紙的廣告價格、閱讀率等資訊,裡面幾乎涵蓋了台灣所有的報紙4。雖然資料點不多,但幾乎可以在圖上直接畫出一條精美的斜直線,顯示報紙的廣告價格和閱讀率呈現明顯的正向線性關係。
就廣告主的行業而言,以建築類居於第一,廣告量前十大廣告主也有三家屬於建築類。努力回想近期的讀報經驗,稀薄的印象中所見的廣告,的確也都是新建案。
回顧報紙的售報收入與廣告收入,前者呈現直線向下,後者甚至有些曲線向下的趨勢,都沒有好消息。收入的情況不好,支出的情況樂觀得起來嗎?
3.3 支出
將報業的支出依照生產流程劃分為新聞產製、報紙印刷、配送分發,這部分沒有太多可得的資料,只能提出幾個假設,並以實證研究或者訪談嘗試佐證自己的論述。
首先,就新聞產製而言,媒體前輩和老師都提過記者起薪略高於小編/網路編輯,但相較於能夠以低成本產製新聞的網路媒體,每多聘請一位專職記者或攝影,便犧牲了以更低價格但能產製更多數量、甚至可能更多流量的網路編輯,在機會成本的概念下,我推論聘僱更多記者不符效益。
媒體經營者若維持既有編制,產製新聞成本相對上升,但如果為了節省成本砍人,或者報導更多網搜中心類型的新聞,例如「引用」爆料公社討論版或者臉書粉絲團的文章,有可能落入品質降低、讀者減少的負向迴圈。
產製新聞的下一步是印刷。因為沒有相關數據,無法確定印刷成本是否會因為銷量下降而提昇,但先前有在書中看過,除非報紙的印量低於某個門檻,才會有明顯成本差異。一篇探討報業是否能改用電子紙(陳有全,2004)的研究也提到5,報紙的紙張成本以「每大張」計費,以一份十元的報紙為例,紙張成本佔了約莫五元,又因為四大報目前仍有一定發行量,應不至低於門檻,因此在這先假設印刷成本持平。
稿件交出、報紙編輯排版完成,印刷廠工作到深夜,最後把報紙送到發報作業廠,再利用派報車,將報紙派給經銷商或零售店家架上。然而,雖然售報能帶來收入,但賣出的報紙份數變多,未必能對毛利帶來正向影響,關鍵還是在於廣告與分銷成本。
以零售為例,消費者走進便利商店,掏出十元銅板買下一份報紙,但報社實際上是以售價的大約五成到六成的價格賣給經銷或零售商,收入僅與紙張成本打平。
徐榮華的研究提到,除了前面討論的紙張成本與印刷費,發行通路費用也是重中之重。無論是陳有全或徐榮華,都提到送報本身的支出大約佔了售報價格的三成,若再加上其他通路費用,像是贈品、運輸費、套報津貼(報社給予分銷單位的分潤),分銷單位總共拿走售價的四到五成。
但是,分銷單位也未必好過,它們與報社的關係緊密,地位卻未必對等,一份針對送報單位的田野調查提到6,報社會嘗試轉嫁風險(收不到報費)與成本(賣剩的報紙)給分銷單位,送報者也在努力求生。
總體來說,算上紙張、印刷、分銷,每賣出一份報紙,報社就會賠上五塊五,這個數字甚至還沒納入人事成本、電費、折舊等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報社賣出的報紙量越多,支出反而越高。又因為版面有限,並且報紙廣告屬於買方市場,廣告數量無法隨銷售量等比例提升,若無法爭取到更多廣告,售報增量的支出便會蓋過廣告收益。
老師在課堂上說,現在即使有訂戶找報社訂報,報社也未必能夠滿足其訂報的需求,因為派人送報紙到特定地區,不一定符合成本效益。隨著訂戶人數日減,在無法達到規模經濟的情況下,派報的成本只會越來越高,因此我推斷分發成本正在逐漸上升。
3.4 報紙的收支結構:小結
在此稍作總結
• 收入 = 價格 x 銷量 + 廣告,價格沒有變動,但銷量下降,廣告收入也下降
• 支出 = 產製 + 印刷 + 分發,產製維持現有會上升、砍人會持平,印刷成本假設持平,分發成本上升
由此可見,報業的狀況實在不佳,不知何時會開始一波新的停刊浪潮。但也有可能出現的不同意見是,「無論餅的規模縮減到何種程度,只要還能掙得一份,不賠錢就好。」對於這個論點,尚且沒有太好的答案,或許也有報社便做如是想。
2020 年 6 月,作為台灣最後一間晚報,走過三十多年歷史的聯合晚報宣佈停刊。停刊說明提到:「受到讀者閱讀習慣改變、數位媒體發展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,聯晚決定終止發行。」雖然聯合晚報的總編輯說,停刊是一位發行量無法達到收支平衡,但老師提醒大家,規模並不是存續的依歸,因為發行量比不上四大報的經濟日報也能獲利,沒道理發行量變少,報紙就必然會被掃進歷史的牆角。仍可能有出路。
4 如何應變
同樣依照上面的架構,分別從收入與支出,看是否有改變空間存在。若不改變現有的等式,則報紙能做的包含提高售價、增加或至少維持訂戶、增加廣告收益,若想改變現有等式,那應該增加收入來源,也就是前幾部分始終沒討論到的副業收入。
4.1 維持現有:提高售價
提高報紙售價可行嗎?一篇爬梳台灣報業發展的研究中提到(林麗雲,2008)7,1996 年時,聯合與中時因應國際紙價上漲,將報紙售價從 10 元調漲成 15 元,但自由時報無懼成本壓力,堅持 10 元不漲價。「這波價格戰後,兩大報的發行量,掉了一成三到二成之間。」兩大報只好靠贈品、贈報、抽獎等方式吸引讀者,儘管短期內成功衝起發行量,只是待優惠活動結束,對價格敏感的讀者來說,價低者得。
另外,在一篇討論報紙價格彈性的研究中8,結論有兩個值得注意的重點。第一,報紙需求的彈性係數較低,影響報紙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是報紙的品質;第二,專業報紙的價格彈性係數又低於綜合報紙。台灣四大報都屬於綜合報,根據這樣的論點,若有報紙貿然調漲價格,很容易便會嚇跑讀者。若要漲價又維繫現有訂戶,報紙必須走向差異化。
4.2 維持現有:增加/維持訂戶
如同前述所提,面向大眾的報紙已不再具備壟斷資訊的能力,在整體市場規模下降、閱報人數越發稀少的情況下,增加訂戶有難度,能做到止損便已經很好,除非改變報紙走向,否則很難維持訂戶。
4.3 維持現有:增加廣告收入
這點和增加/維持訂戶類似,廣告收入和報紙閱讀率同步下跌,廣告收入也是連止損都有困難。和組員討論的時候,我們有另外想到線上與線下的合作,譬如在現有網路版和報紙版共通的內容以外,將數位內容搬到實體、將實體內容搬到線上,很多看似只適合網路、或只適合紙媒的專題,或許也有不一樣的揮灑空間,這也有媒體正在進行了。
然而,這樣的做法也有危險。在網路媒體情勢上升的時期,有幾篇研究討論線上新聞是否會競蝕線下新聞 9 10,也就是自家網路新聞與報紙爭搶用戶的情況。當時的文章說,競蝕確實有機會發生,但影響不大,而 2015 年的文章則提到 11,競蝕的現象是 “credible consideration”。
4.4 增加收入來源:多角化
如同老師在課堂上所分享,聯合報系目前也採取多元的方式增加收入來源,譬如進攻文創、提供資訊服務等方式,有些媒體集團則採取垂直整合、水平整合、多角化等方式。然而,不管從哪些地方開源,我們還是必須回答,艱困的報紙主業該如何生存的問題。
4.5 如何應變:小結
稍微整理上面所說:
維持現有
• 增加/維持訂戶 - 平面媒體市場寒冬難以倖免
• 提高報紙售價 - 價格彈性因品質而異,大眾媒體價格彈性高
• 提升廣告收入例如與數位部門合作 - 可能發生競蝕
增加收入
• 發展文創與資訊等加值服務
• 垂直或水平整合、多角化經營跨足其他事業
5 新的方向與結語
仔細拆解數學等式,報紙看似無路可退。報紙的資訊不具有獨佔性、內容無法客製化、過時的受眾設定,討論到了最後,大家都很悲觀,只待喪鐘敲響,便要將報紙埋葬。不過,市場上也有玩家存活,我們向倖存者取經,眼前有兩種方向。
5.1 兩種路線
第一種是面向國際市場的紐約時報、華爾街日報路線,但這兩個經典案例不容易學。 IEO 國際經濟觀察在 〈 反川這門生意:廣告下滑,訂閱上升、投資Podcast。紐時能為媒體未來指路?〉 一文中提醒,「若看完紐時和華爾街日報,可能會覺得訂閱制媒體大有可為前途大好。不過要注意的是這是這是基於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,兩者都是具有全球知名度的權威媒體品牌,並且使用主流語言英文,也因此能有非常廣闊的可開發市場空間,也更有底氣以訂閱收入取代廣告,並維持非常大的編輯室編制。…大者恆大,頭部的廠商能夠獲取最大部分的用戶和利潤。」
台灣的自由時報或者聯合報有辦法走這樣的模式嗎?首先想到市場問題,儘管使用中文者眾多,但大多數中文人口集中於對岸,不若英文作為全球通用語言;再者,也有政治問題,對岸有眾多領取國家補助的媒體,在國際間拓展腹地,而無論是自由或者聯合,都缺乏相關資源。
第二種路線則是轉型地方化、小眾化,譬如美國就有鎖定新興郊區居民的地方性報紙,《關鍵轉折:內容媒體的科技轉型之路》一書便曾討論相關案例。不過,因為疫情緣故,華爾街日報曾報導,有許多間地方性的報社面臨沈重打擊,多位新聞機構的員工遇到無薪假或者被開除。
台灣現在也有地方性的報社,但以它們的營運模式來說,並不適合作為四大報轉型為地方或小眾化報紙的模板。另外,就人口結構與住商分佈而言,似乎也不若美國有以特定區域為基地發展地方化報紙的本錢。
兩種路線
• 有大市場、大量訂戶養人 e.g. 面向國際的紐時、WSJ
• 轉型地方化、小眾化,但因疫情地方報社受到打擊
5.2 差異化
當然,不一定非要以地域區分,報社也可以走差異化路線。事實上,課堂上的各組報告,結論都走這個路樹。舉例來說,我的小組成員們便提及報紙週刊化、深度報導化、讀者客製化等。下方簡單列點說明:
差異化
• 週刊化:減少發行頻率,一併削減新聞產製和印刷成本,將成本轉移到產製特定受眾的新聞,或許長篇或許小眾,並提高售價。但前期會因為發行頻率下降,增價趕不上減量,造成收入下降,而報社運營成本不變,因此轉型初期需要注資。
• 深度化:與網路新聞的短、即時和軟區隔,著重在深度調查報導。
• 專門發展讀者偏好內容:對讀者進行意見調查,瞭解讀者偏好,將受歡迎版面擴大,為現有讀者客製化報紙新聞內容。
鎖定利基市場,譬如專攻文藝(譬如 verse)、專攻教育等市場區隔,又或者是改走菁英路線(商周)、全做深度(報導者)等想法。當然,這些點子人人會說,沒有數字或者實證經驗,很容易變成各說各話,不著墨太多,這些是難以證偽的假想僅供參考。
5.3 結語
報業失去壟斷資訊的地位後,不再能以大眾媒體生存。無論是從收入面的售報或者賣廣告,還是從支出面的產製、印刷、派發,報業面臨市場萎縮的困境,提高售價有價格彈性高的困難,維持訂戶又不容易,還有可能遇到競蝕現象,縱然能發展副業,仍要解決報紙主頁去留問題。
未來可以走的路線不多,要不像紐時一般,要不走向地區化、小眾化,或者差異化。但要鎖定哪些人?走深度報導路線真能維繫命脈嗎?對於這些問題,答案仍在未定之天,只有真正碰到數字,才敢做出結論。
寫這篇文一方面是留下紀錄,一方面是難得看到報紙的發行量數字,以及媒體受眾的基本資訊,想畫成圖表,用更好的方式闡述問題。
因為對報紙產業不夠理解,過程中找了其他資料,有些論文著者是學者出身,也有幾篇是媒體從業人員拿自己的工作當成研究題目,這才有機會一窺報業昔日的狂傲,與脈絡前的殺伐。若所寫的內容有錯,還請海涵並不吝指正。
最後謝謝聯合報系的張立老師,以及所上麗雲老師的豐富研究,讀老師寫的論文就像在讀史書,有畫面感也有懇切的期勉。也謝謝組員 Vivian, Wendy, Tina, Lian ,還有 Steven, Helene, Ting-Ni, Kerwin 提供意見。
商業週刊、爽報、壹週刊、蘋果日報、自由時報、智富月刊、米娜時尚等紙媒都曾委託 ABC 稽核發行量。據 ABC 的稽核報告顯示,自由時報 2007 年到 2017 年之間都曾經請 ABC 稽核,橫跨超過十年,蘋果日報則僅有 2006 年到 2008 年的稽核報告。↩︎
市場整體的近七天報紙閱讀率為 21.55%,最高者為自由時報的 9.45%,聯合報的 8.13%次之。↩︎
徐榮華. (2006). 台灣報業經營困境與因應策略.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, 1-264.↩︎
原始資料中更生日報、國語日報、台灣時報、人間福報的廣告價格為空值,台灣新生報的閱讀率為空值,都不計入;經濟日報的周間廣告價格為二十萬元、假日廣告價格為十萬元,取其平均十五萬元。另外,資料也包含聯合晚報,因聯合晚報現已停刊,也不計入。↩︎
陳有全(2004)。未來報紙的發展-台灣報業應用電子紙之研究。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,高雄市。 取自https://hdl.handle.net/11296/2q9q64↩︎
台大〈工作社會學〉 2005 年修課學生的田野觀察,http://homepage.ntu.edu.tw/~pclan/documents/report_samples/05_sociology_work/paperdiver.pdf↩︎
林麗雲. (2008). 變遷與挑戰: 解禁後的台灣報業. 新聞學研究, (95), 183-212.↩︎
向志强, & 陈鸥鸥. (2006). 报纸需求弹性与报纸定价研究. 當代傳播, 2006(3), 40-43.↩︎
蔡卓芳, 鍾珮琦, & 齊湘. (2003). 台灣新聞網站市場範圍與市場競爭初探—以《聯合新聞網》,《中時電子報》,《東森新聞報》 三大新聞網站為例分析 (Doctoral dissertation).↩︎
Deleersnyder, B., Geyskens, I., Gielens, K., & Dekimpe, M. G. (2002). How cannibalistic is the Internet channel? A study of the newspaper industry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Netherlands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, 19(4), 337-348.↩︎
Sridhar, S., & Sriram, S. (2015). Is online newspaper advertising cannibalizing print advertising?. Quantitative Marketing and Economics, 13(4), 283-318.↩︎